来源:地球第三极
在横断山脉的群山河谷之中,藏着专家学者寻觅多年的神奇风土,几乎消除了大部分葡萄酒产区诸如需要埋土防寒、病虫害频发等弊病,这就是西藏昌都市芒康县盐井。
18世纪中叶,当法兰西传教士沿着茶马古道来到盐井时,远洋跟随传教士而来的葡萄枝条和酿酒技术也在这里扎下根,从那时开始,盐井人家就开始了种葡萄、酿葡萄酒传统。此时间甚至比我国近代葡萄酒奠基者张裕葡萄酒厂设立时间(1892年)还早。
细算起来,盐井已有150多年的酿酒史。当传教士宣扬教义的同时也将酿酒葡萄栽植和葡萄酒酿造工艺传播开来,无疑,盐井葡萄酒还携带着“海外基因”。


西藏澜沧江干热河谷产区主要集中在西藏昌都市芒康县。
芒康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东与四川巴塘县隔金沙江相望,南与云南省德钦县毗邻,西与左贡县相连,北与贡觉、察雅两县交界。盐井介于东经98°28′—99°06′,北纬28°37′—29°30′之间。产区以盐井为中心(包括木许乡、纳西乡、曲孜卡乡)。产地范围内海拔2200米至2600米,地势北高南低。
盐井地区属高原温带半湿润性季风型气候。光照充足,干湿季分明。河谷地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干燥。年平均气温10℃。1月份平均气温-2℃,7月份气温16-35℃。属于葡萄非埋土防寒区。平均年降水量350-450毫米。紫外辐射强,昼夜温差大,干燥通风,赋予有机种植绝佳的条件。当地土壤为砂砾土,贫瘠,非常适合优质酿酒葡萄生长。海拔垂直分布差异大,小气候类型多且复杂,通过低纬度高海拔的优化组合,酿制多种风格的葡萄酒成为西藏高原产区独特的优势。
当年酩悦轩尼诗集团派遣澳大利亚葡萄酒顾问托尼·乔丹博士来中国寻找最完美的酿造葡萄酒的地方,经过四年的深入研究,他最终选在了云南靠近西藏边界,离达美拥酒庄约60公里的小山村里。这也再次验证了这边土地无限的魅力。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适宜的气温和降水,造就了高原葡萄优良的品质,为盐井葡萄酒的生产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和理想的酿造环境。
穿梭而过的澜沧江和达美拥雪山的雪融水,则提供了丰沛的灌溉用水,让盐井成为西藏种植葡萄的天选之地。
传教士带来的葡萄,经过高原风土150年的自然驯化、选择,已然适应这里的气候,用其酿造的葡萄酒,香气丰富,口感浓郁,别有一番高原风味。




“把家乡的红酒带出去,让更多的人知道芒康红酒文化”是一个美好的愿景,但实施过程却如同翻越横断山脉的天堑。盐井百余年来手工酿造的技艺,只能应对自酿自饮的需求,根本无法匹配现代化产业的生产。


从18世纪中叶到2009,葡萄酒终于像盐井的盐巴一样,走出了盐井。这一杯来自高原的纯正西藏红,也随着奔腾的澜沧江,汇入更广阔的世界。

为此,达美拥每年投入约100万经费,用于购买设备、招募人才、研究实验。除了拥有丹麦进口的全自动葡萄酒检测仪、从法国进口的先进的灌装生产线和比重粒选机,达美拥还率先和楚雄师范学院合作建立了实习实训基地,在区科技厅、昌都市科技局、芒康县政府的帮助下,建成西藏唯一的“西藏高原葡萄栽培与酿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2021年和中国农业大学合作,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工作站正式落地。
在酿造工艺上,在传承盐井一百五十多年传统酿酒工艺的同时,将现代领先设备及科学工艺引入结合起来,实时通过品尝及试验决定适宜的采收时间,通过地选、穗选以及世界领先的比重粒选,精选优质的葡萄进行发酵。发酵过程中通过严格的卫生管理、使用优质的惰性气体等措施,使用较低的二氧化硫,保证安全的同时体现高原葡萄原有的风味。发酵时采用多菌株联合发酵、冷浸渍以及低温长时发酵,在尽最大可能保留葡萄原有果香的同时获得更多色素和单宁。整个发酵周期长达一个月,再经过数月甚至数年陈酿和适当的瓶储时间,最终给消费者提供安全、可靠、品质高的高原佳酿。
将葡萄种植技术研发、葡萄酒规模化生产、专业人才培养整合起来,达美拥实现产学研全方面的技术革新,在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上,为盐井葡萄酒产业,找到一条通往世界的康庄大道。
在今天澜沧江边,仍然能看到盐井女性影影绰绰的身影,她们从距离江面十余米的地方,沿着细小的栈道下到陡峭的江边取盐卤水。装满盐卤水的木桶重达40斤,她们就这样背着它原路折返到十余米高的盐田,灌进盐田后往返重复。


如今,成千上万亩的达美拥葡萄园在澜沧江上的山腰上展开,千年前行走在田埂上的盐井人,今天是穿行在枝枝蔓蔓葡萄架下的幸福果农,带着幸福的微笑,为这项“甜蜜事业”,灌注终身热爱。
中国长期稳居世界葡萄酒消费市场前5名,葡萄种植面积于2021年达到世界第三的历年新高。据国际葡萄酒及烈酒展览会预测,未来五年,中国有望成为全球第二大葡萄酒消费市场,看似潜力巨大前景开阔的葡萄酒市场,实则长期处于多方割据、高度碎片化的状态。


产区差异化不仅带来产品的分化,更体现文化气质的独立性。达美拥不只是一瓶酒,更是达美拥雪山动人的传说、澜沧江奔流万年的浩荡、茶马古道往来不停的步伐、盐田梗上日复一日的身影组成的总和。
达美拥深厚的人文底蕴,是区隔国内复杂竞争环境强有力的文化手段,也是民族品牌在走出大山走向世界的路上,讲好西藏故事、中国故事的文化名片。当世界品尝到这一杯来自高原的西藏红时,盐井精彩丰富的故事,也让酒香愈加回味悠长。
下沉市场,拥抱日渐大众化的消费习惯
而历年来在国际大赛上斩获的奖项,更是让达美拥站在了世界葡萄酒舞台的聚光灯下。
作为西藏第一家本土葡萄酒品牌,达美拥已正式加入地球第三极品牌行业协会,其努力追求盐井葡萄酒产业现代化、标准化、品质化、规模化的过程,和地球第三极实现西藏特色产品现代化的目标不谋而合。未来,达美拥将与众多西藏特色企业一起,推动西藏特色产业转型升级,助力藏货出藏,品牌兴藏,让世界品尝地球第三极的极净好物。